许辉有一双“火眼金睛” ?~-(NCVOMm
文/杨军、甘久昌;摄影:甘久昌 __P__S;
Xp, BO\
{s[)C
许辉:钢轨探伤车间综合工班探伤工,党员、技师 Mit%U .5
2015年9月,他一个人发现13处3级伤损,无一差错。 @dwwq>,~Y_
2015年10月,他一个人发现5处3级伤损,无一差错。 I(Wkpkg4N
2015年11月,他一个人发现7处3级伤损,无一差错。 /}yl'KX4\
他在短短三个月内发现的25处三级伤损,挽加损失近百万元。路局领导高兴,上海大机段领导高兴,为他请奖,他一次获奖励2600元。
mzW9n
他就是许辉,上海大机段钢轨探伤车间的一名探伤工,他对于探伤车检查出来的现场各类钢轨伤损抱有极大的钻研热情。 szWUy<kvH
“他用一张纸实现人生价值,一双‘火眼金睛’探细查微,一股劲优化操作模式,一颗心诠释着对探伤工作的忠诚。”党支部书记支红星这样评价他。 Af:A(oQ;#
精细严谨鞭策他尽职尽责 M
k/w'
许辉说:“探伤工作就像块钟表,我就像是钟表里的一个小零件,我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,这就是对工作尽责。” -
}&5rk|
2013年10月份,许辉被调整到探伤车间综合工班从事探伤比对。为了适应新设备、新工艺,习惯于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他憋足了劲,对所有控制系统、管线流程进行重新梳理,一笔一划绘制流程图、观察设备运转情况、不放过每道线路运行状态……他总结的“一想、二做、三复核”工作法,在车间系统得到推广。2015年5月,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和对现场资料的搜集,许辉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探伤车伤损图谱,并且将之作为学习培训资料在探伤车间班组学习中使用,成为班组职工培训中易看、易懂、易学、易记的代表作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 +`YcOaO_3
言传身教促进他真情育人 t3 z71W-:
在日常工作中,许辉继承了铁路上“传、帮、带”的优良传统,对新入路的年轻人进行技术上的帮教,使其熟练地掌握探伤车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技巧,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钢轨探伤车的探伤工。 DcG9k/+?
42岁的许辉带着2名新职工。“教学要细心、解题要耐心、获奖要虚心、带徒弟要凭良心”,这就是许辉带徒弟的原则。 e&i*#rhAh
新职工在分阶段培训后,进行独立作业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,一是对设备性能了解不熟悉;二是对作业程序掌握不熟练。他总结了首先让新职工对岗位的理解,增强责任心,认识安全的重要性,作业前要做好充分准备;作业中要严格操作程序,作业后要认真检查复核。 `|< |